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

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(為台灣而教,TFT)

  
  台灣的偏鄉教育缺老師已非一日的問題,「Teach for Taiwan(為台灣而教,TFT)」就是1個專為解決台灣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而創立的組織,招募有志於從事偏鄉教育的朋友。這群平均25歲的老師們,必須給出到偏鄉教書整整2年的承諾,試著以民間自發的力量,彌補台灣教育單位對第一線偏鄉教育問題不夠重視的問題。卻不是能讓自己滿足的「餅乾」TFT公益組織創辦人是劉安婷,她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高材生,一畢業就取得紐約年薪200萬台幣的醫療顧問工作,過著每天進出紐約商貿大樓、公司支付最貴餐廳的應酬費、搭飛機升等頭等艙的生活。雖然這份工作能得到眾人羨慕眼光,但她在紐約工作的1年中,卻因為找不著工作的成就與歸屬感,選擇離開。劉安婷到美國讀一流大學享受名聲、到紐約上班享受高薪,但當她以為自己已經吃到最大最飽滿的「終極餅乾」時,卻發現自己得不到任何的滿足感。
回到台灣,受到父母都離開原職、投身偏鄉教育的影響,劉安婷也廣泛地接觸各地的偏鄉學童,蒐集許多寶貴的第一線經驗。一如她曾經到過美國青年監獄、貧窮的非洲迦納、海地難民營當老師教書般,劉安婷認為,面對孩子,她看到了不分國籍的天真與單純,但她更在台灣孩子身上看到對她來說很特別的一樣東西:「歸屬感」。「在國外,我是1個外國老師,我需要花加倍的力氣來了解孩子、來突破他們的心防,有了身為局外人的挫折感之後,回來會發現,看到台灣的這些孩子是很不一樣的,當下『孩子我曾經在你的位置,孩子我知道你經歷的是什麼』,很深的經驗感,無法言語的信任感,孩子是最單純的,在他們身上我也最直接看到的是歸屬感。」她說。
「為台灣而教」號召年輕人為偏鄉孩子貢獻
  就是這份歸屬感,讓劉安婷仿照「Teach for America(為美國而教)」組織,創辦「為台灣而教」,號召有志於從事教育的年輕人,一起為台灣的偏鄉孩子做出貢獻。
  「我碰到好的時機!」劉安婷幸運地說,「台灣年輕人的熱情達到一個沸點,很多人會罵年輕人只會上街,但這也是一股社會參與的能量,看你怎麼運用,水能載舟亦能覆舟,我要運用這股能量到它需要的地方」。
  TFT第1期的教師甄選,就超出預期的收到187份報名表,透過層層篩選出最後的16位老師,經過今年暑期培訓後,很快就要投入偏鄉教育的現場2年。身為組織的領導者,劉安婷談到TFT試圖解決的台灣偏鄉教育出現的問題。
偏鄉缺乏資源   弱者恆弱 也失去教育的初衷
  劉安婷認為,就政策面,「中央做決策的人也是很有理想、學歷的,但政府很多時候沒有考量到第一線的狀況。」
  她舉例,教育部於今年1月公布全國統一國小每班編制,由原先的1.6名教師員額,提高到1.65的比例。偏鄉小校往往全校只有100個人不到,國小6個班,以1.6的比例算,全校只有不到10個(9.6個)老師的比例,這些老師當班級導師、當科任教師、從事行政職、有教務處、學務處等5個處室要處理,人手已經相當的缺乏,就算提高到1.65的比例,也只增加0.3個老師。
  「有用嗎?沒用」,劉安婷維持他一貫對問題的質疑態度,「沒有看到現場狀況,真的能夠改善問題嗎?」偏鄉老師不足的問題持續地殘害孩童的受教權利。
  她將台灣教育現場發生的問題,比喻成一片片的烏雲,老師就是為孩子遮風避雨的雨傘。她認為,相較於都市中的孩子,偏鄉的孩子有更多的單親家庭、外籍配偶家庭、原住民家庭、隔代教養問題,這些挑戰若再加上弱勢的教育,只會讓他們不斷在弱勢的環境生存,造成「弱者恆弱,強者恆強」,也失去了教育的初衷。
  劉安婷認為,教育的初衷應該是不論出身,因為有受教權,所以大家都有基本的能力去追求想要發展的機會,但台灣今天已失去這樣的初衷了,考得好的是有資源的孩子,偏鄉的孩子就是沒有老師、資源的孩子,但孩子的出身不該決定他的未來。
  劉安婷此時認為,「老師」是個非常關鍵的角色。
最破碎的餅乾
才是吃起來最飽足的餅乾
  她舉例,為她的新書《出走,是為了回家》作推薦的王政忠老師,從小貧困,沒錢買衣服、食物,是他的國中老師資助生活,鼓勵他好好讀書,從此改變1個孩子對自己的價值、對自己的自信心。
  劉安婷說,「這只是1個老師、1件事情,我們或許沒有辦法救所有的孩子,若能有更多老師做更多這樣的事情,1個孩子就是1個孩子,都是無價的」。
  劉安婷喜歡講故事。她講到TFT團隊中1位到台南市試教的老師Jacky,他台大機械系畢業,從小拿過無數獎狀,卻在收到1位偏鄉國小女童給他的紙條時才流下了眼淚。紙條是用撕下的筆記本紙充當的,上頭寫著:「老師今天考國語考81分」,左上角還有女孩第1次拿高分得到的4張獎勵貼紙,孩子善良的把貼紙全部都送給了Jacky老師,此時1個190公分高的大男生,都忍不住哭著說「我好快樂」。
  Jacky收到來自女童親手繪製的成績進步的紙條,左上角還有女孩獲得的4張獎勵貼紙,全數送給了Jacky,劉安婷笑稱Jacky收到了「小情書」。
  劉安婷講起故事時,眼睛散發著光芒,「這個女童原本是被許多老師放棄的,因為在女孩身上看不到成功的希望,但Jacky不願意放棄,努力了1學期終於有了成果。」她認為,這就是生命影響生命的感動,是不放棄每個孩子的最好證明。
  劉安婷說:「如果我有機會參與一個一個生命的轉變,對我來說是無價的成功,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是無價的,每一個生命可以創造出來的影響力,也是無價的,如果我有幸參與每一個生命中,那我的成功其實根本不需要衡量。」
  「最破碎的餅乾才是飽足的,最柔軟的自己才是快樂的」,她曾經這麼為自己的人生追逐下註腳,走向為台灣偏鄉教育付出這條路,肯定是她目前吃到的最飽滿的餅乾。
  「最破碎的餅乾才是飽足的,最柔軟的自己才是快樂的」,劉安婷曾這麼為自己的人生追逐下註腳。(余志偉攝)
「不該只為飯碗而教我們都該為台灣的未來而教」
  在第一線的教育現場,老師可以做的是撐起一支支為孩子排除困難的雨傘,但劉安婷認為,長期下來,台灣仍必須思考要怎樣讓烏雲散去,作為TFT組織的創辦人,她期許這些受過訓練的偏鄉老師,未來即使不在第一線教書了,也要成為教育部門的領導者,帶著第一線的「看見」,促動台灣教育更進一步的改善。
  劉安婷感性的說,「身為老師不該只是為自己的飯碗而教,孩子是台灣的未來,我們都應該為台灣的未來而教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